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以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为核心,依托先进的航空、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为载体,引领交通、物流、巡检、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多领域、多产业的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发展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低空飞行”正在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今年3月联合发文指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从直升机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农用飞机到物流配送无人机,这些新飞机、新场景、新业态,科技感十足,也让低空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介绍,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是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

低空经济的“新质”体现在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三大核心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主任、未来民航研究院主任刘一教授表示,“航空器设计制造者、无人机飞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行业工作者等成为新劳动者;低空大数据、智能算法、地空通信、自动控制、卫星导航等构成新生产工具;以新材料、新能源为显著特性的新一代航空器,以及众多的低空应用场景构成新的劳动对象。”

和土地、海洋、能源一样,空域也是重要的资源,发展低空经济是利用这一资源的有效途径。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从概念上来看,“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从产业链来看,“低空经济”包含上游的航天器生产制造商、中游的服务运营商和下游的应用端,涵盖了通航制造、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商贸、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一系列的场景拓展延伸,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效益和便利。

“低空经济发展的要义是释放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运营场景的市场化。”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高级顾问何鸣寒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低空经济和重构低空产业及完善生态体系需要做好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核心技术与运行监控、应用场景与资源配置四个方面的工作。

从整个行业来看,何鸣寒分析,低空经济是立体的、空间的和区域性的。低空产业主要包括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四个方面。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涵盖低空运输、生产作业、公共服务和大众消费等方面。他提出,应根据地方特色开发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场景,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何“飞”得更稳

作为联结地-空“最后一公里”的新经济业态,低空经济打破了传统生产活动在地面或高空的局限性,将人类经济活动扩展到低空领域。伴随政策和产业的驱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场景应用日渐丰富,天空也愈发繁忙,如何助推低空经济“飞”得更稳,成为了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之一。

要稳定“飞行”,可靠的运行识别机制是关键。今年2月底,民航局印发《民用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识别最低性能要求(试行)》,为无人机厂商实现产品运行识别功能提供指导,提升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可靠被监视能力。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民航局将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同时,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基础。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为《方案》)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将低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支持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鼓励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等举措。

此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监管和规范的市场秩序。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民航局正建立健全运输航空、传统通用航空、无人机等融合运行场景下各类飞行活动的安全运行规则、标准以及相关监管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壮大市场规模,构建良好的低空经济市场生态。

“民航局正加快推动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区域和飞行服务站三级飞行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宋志勇说。

低空经济的产业应用,需要明晰秩序和边界。江苏苏州出台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广东深圳实施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海南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多地出台政策,既支持鼓励发展低空经济,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规标准体系也须不断完善。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方案》提出,将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包括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协调推动工业标准与适航体系衔接、完善国家航空器管理体系、明确应用场景监管要求等。

一些地方正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方面下功夫。作为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浙江省宁波市出台了《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打造低空安全走廊。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优化治理,既发挥产业政策激励创新和促进竞争功能,也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准入条件、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构建了更完善的政策体系,覆盖低空产业全链条和全业态。

此外,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也雏形初现,由深圳低空产业公司运营的深圳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日前启用,将成为全市低空飞行活动的申报窗口、指挥中枢、信息平台和情报中心,推动深圳低空飞行“一网统管”。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透露,深圳计划构建高效协同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在空域等方面形成突破、打开局面。力争到2025年,全市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低空商业航线总数突破1000条。

新场景牵引“飞行”方向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为高技术产品提供了试验场,为企业提供了市场,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方向。

当前,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正在各类应用场景中“拔节生长”,为培育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拓展新空间。一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启动专门计划,积极开拓应用场景。比如,安徽省合肥市为发展低空经济成立专班,帮助企业挖掘应用场景,常态化发布“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清单招引企业。以场景创新带动产业落地,实现场景与产品的“双向奔赴”,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小到蜂鸟般大小的消费级无人机,大到飞行汽车,从南海之滨的海鲜无人机快递航线,到黄山脚下代替茶农运送新鲜茶叶的“新挑山工”,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性产业。

“低空经济可以赋能千行百业。”长期研究低空经济的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表示,低空经济在巡线巡查、农业植保等作业领域,以及应急救援、紧急投送等民生保障领域都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低空+拍摄,拓展视野。“以前要爬上山顶才能拍到的照片,现在借助无人机就能快速拍摄,而且视角更加开阔。”在龚杨看来,无人机产品日益成熟,降低了航拍的设备成本和技术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摄影爱好者购买。

低空+旅游,更新体验。俯仰、加速、侧倾,跟随机长口令“花式”飞行……前不久,游客陈向在四川成都金堂县淮州机场沉浸式体验了一次直升机驾驶,新鲜有趣的体验让他很兴奋。成都通用机场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飞行部负责人王金龙介绍,今年上半年,来淮州机场体验飞行驾驶的游客近3万人次,每天平均飞行100架次。

低空+巡检,高效安全。在广东深圳,一架小型无人机自动飞出屋顶“机巢”,对输电线路进行自主巡检。29公里外,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监控大屏上,工作人员舒铭杰轻点鼠标,从塔材到插销,电力设施的细节清晰可见,“以前班组1天才能巡查完的线路,机巢1小时就能完成,且角度更全、精细度更高,还能自动分析缺陷。

低空+应急,响应快速。3月中下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3月22日18时许,一架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腾空而起,架起通信“桥梁”。不久后,又有翼龙—2H人工增雨(雪)型和海燕—Ⅱ型两架无人机直奔火场,精准实施气象观测、人工增雨等作业。“这是我国首次成体系三机同场协同实施应急抢险救灾作业,为救灾提供了重要支持。”航空工业无人机公司现场总指挥张越说。

低空+智慧农业,省时省力。7月上旬,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果农赖荣钦的百亩芒果园早已采收完毕,但仍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收完果还要防治病虫害。”3000多棵果树,过去靠人工打药得忙活3天。使用无人机后,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相比人工喷洒还能大幅节水。

低空+测绘,降本增效。“设备正常,可以起飞。”口令响起,多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飞行于四川涪江之上。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搭载的五镜头倾斜相机开启空中拍摄模式,从不同角度对涪江两岸进行数据采集。

为新技术新产品寻找更多应用场景,正成为各地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的现实选择。抓住机遇,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推动场景资源向企业开放,定能促使更多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扎实的产业基础推进高质量发展

75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探索低空中的每一寸未知空间。

低空经济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正悄然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新引擎,展现出无限生机与活力。这一变革的根源,深植于无人机与无人飞行器技术的飞速跃进之中。这些高科技产物的操控性、安全性及载荷能力的显著提升,如同为低空经济铺设了一条坚实的跑道,使其得以腾空而起,翱翔于广袤的天空之下。

中国低空的突然加速发展离不开eVTOL的出现——它是低空经济重要技术推动力之一。eVTOL的全名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分为载人和无人。这种新型飞行器不需要长跑道,在小面积地块或屋顶就可以垂直起降。

“低空智联网作为低空经济的新基建,可以提升低空安全管理效率和低空空域资源利用率。”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学军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其应用的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可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技术等,也逐步用于eVTOL研发制造。

 

小鹏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车企已布局eVTOL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电池、电驱等零部件骨干企业也以多种方式进入低空经济领域。

“直升机等传统旋翼航空器发展已久,但其应用范围和安全可靠性有局限性。随着近年电机、电池、飞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eVTOL等航空器向更大更重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创造更高价值的应用。”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陈国华表示。

从大中型飞机到小微飞机,从载人飞机到无人机,如今,天空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身影。但当前,除了部分城市可以享受低空经济带来的便捷服务外,更多的城市仍然徘徊在低空之外。

让“空中飞”能够“落地用”,让科技、市场的想象照进生活的现实,未来还有哪些路要走?

“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是消费级的百倍,通过开放市场可促进头部企业诞生;而未来航空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能是工业级的千倍,可重点创造良好融资条件,扩大有效投资。”芜湖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怀强说。

科技飞速发展,中国航空业的未来已不局限于万米高空。低空经济已经“起飞”。从直升机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农用飞机到物流配送无人机,这些新飞机、新场景、新业态,科技感十足,也让低空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叫个“飞手”送货、打个“飞的”出门,或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普通的小事。

 

来源于中国工业报记者 徐如玉